白沙老人做了一辈子的风筝 2000多只给钱也不卖

发布时间:2018-04-19 17:28:22

 

白沙有位叫杨兴钟的老人,是个不折不扣的“风筝达人”。

他从7岁开始学习制作风筝,60多年来,老人将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扑在了风筝上,共制作了2000多只风筝,却从来没有卖过一只。

1952年,年仅7岁的他,在看着花了大半月的零花钱买的风筝,放飞时被大风扯碎后,失望的杨兴钟暗下决心,一定要学会制作风筝。

偶然的机会,在学校阅报栏上看到一篇关于蝴蝶风筝的介绍,被吸引住的杨兴钟偷偷地将其撕下来带回家学习制作。

经过两天的琢磨,一只平板蝴蝶风筝出炉,从此揭开了他与风筝结缘的序幕。

小小风筝,却大有乾坤。

风筝制作讲究“扎、糊、绘、放”。从最基本的劈竹子、做骨架、糊风筝,到控制风筝的重量、绘图案以及寻找平衡点拴线。经过数十年反复琢磨,杨兴钟已是游刃有余。

退休后,他又把目光投到风筝的改进上。废弃的泡沫塑料、纸张布块,在他眼中都是“宝贝”。

为了使自己的风筝制作技艺不断提高,任何与风筝有关的书籍、邮票、图片他都会收集起来,用作研究。看到最新的样式,杨兴钟常常会模仿试验,制作一些“前卫”的创新样式。

如今,他制作的风筝甚至比市面上卖的还要齐全。从最初没有支架的“无骨风筝”,到寻常的平板动物风筝,再到复杂的立体“巨龙风筝”,他都能制作。

据同行评价,他制作的风筝有四大特色:制作简单,平稳性好,放飞时间长,寓意深远。

据杨兴钟估算,他已做了各式风筝2000多只,种类有四五十种,如今家中还保留的精品风筝近百只。

在杨兴钟看来,热爱和一颗纯真的童心是他制作风筝的不竭源泉。做了60多年风筝,他从来没有卖过一只,风筝大多送给了风筝爱好者和留守儿童。也有不少人提出重金购买他的风筝,都遭到了拒绝。

“与大家分享快乐,才是真正的快乐”。拿着一只造型可爱的福娃风筝,杨兴钟童心未泯扮上了鬼脸,俨然就是一个老顽童。

2002年,在杨兴钟、杨巨渊、杨纯祥等一批风筝爱好者的推动下,区风筝协会正式成立。杨兴钟当选为技术指导,协会的成立使得风筝文化有了更好的推广平台。

为了能让传统制作风筝技艺流传下去,杨兴钟打算将自己制作风筝的过程和方法用笔记录下来,梳理成册,然后赠阅给更多的年轻风筝爱好者。

 


官方微博

影像重庆

Image Chongqing

播动山城

Sowing dynamic mountain

关于我们

©2019 重庆时间

重庆掌闻数字传媒有限公司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

渝ICP备14009364号-6

渝ICP备14009364号-7

渝ICP备14009364号-8

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69号

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118号

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297号
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

(渝)字第00477号

12377

合作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