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是“四大漆器”如今手艺人却不足十人 千年技艺遇传承危机

发布时间:2018-04-12 16:20:35


“如果没有退休工资和自己开的小餐馆‘央’起,我可能也不得做漆器了。赚不到钱,实在太恼火。”11日,重庆漆艺第四代市级传承人王宗秀一边徒手沾取生漆拍上木胎,一边半开玩笑地向记者说着她和漆器的故事。她手下的一件普通漆艺作品已经制作了近一个月,还将继续制作一个月的时间,第六代传承人陈芷月静立一旁,默默为师傅王宗秀挑选碾碎的贝壳。图为:陈芷月小心翼翼的将贝壳片镶嵌在鸟的眼睛上。

36岁的陈芷月,是重庆传统大漆工艺最年轻的传承人。加上她和师傅王宗秀,目前,重庆这项曾蜚声中外、荣膺中国“四大漆器”之一的传统手工艺,传承人总数已经不足10人。图为:王宗秀(左)和 陈芷月一起研究设计稿。

王宗秀在歇台子的工作室,星罗棋布她和徒弟陈芷月的重庆传统漆艺作品。身处精致美观的艺术品其间,两位非遗传承人的眼神里却有一丝焦愁:“现在我们收学徒不收一分钱,但愿意来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。即使倒贴钱,我们也想把这项工艺传承下去。”图为:王宗秀将银粉轻轻的撒在漆器上。

王宗秀展示自己制作的漆器。 

王宗秀的抽屉里装满了各种用于制作漆器的材料和工具。

陈芷月小心翼翼的打磨漆器。

陈芷月设计和制作的漆器耳环。

王宗秀(右)为陈芷月试戴才制作完成的漆器项链。

王宗秀(左)和陈芷月师徒两人正在讨论漆器首饰的制作问题。

用在作品上的鸡蛋壳是选用的鸡蛋比较坚硬的部分,不是所有的鸡蛋壳都能用。

为了让做好的漆器保持温度和湿度,家里的卫生间成了漆器的保温房。


官方微博

影像重庆

Image Chongqing

播动山城

Sowing dynamic mountain

关于我们

©2019 重庆时间

重庆掌闻数字传媒有限公司
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

渝ICP备14009364号-6

渝ICP备14009364号-7

渝ICP备14009364号-8

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069号

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1118号

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297号
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:

(渝)字第00477号

12377

合作平台